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秋冬季节,天气日渐寒冷,流感发病高峰已经到来,流感叠加新冠肺炎的风险加大,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干燥寒冷气候极易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多发病的发生或流行。除新冠肺炎和流感外,还有诺如病毒感染、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为了加强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让我们一起多掌握预防知识,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共同守护幼儿的健康!
●●●壹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近年来流感病毒变异后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流感,如甲流、禽流感等。
人可多次患流感,流感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唾液、痰液污染的餐具、毛巾、玩具等物品传播。
流感起病急,高热(高达39℃―40℃)、畏寒、全身酸痛,与普通感冒相比,打喷嚏、流鼻涕、咽喉痛等呼吸道症状比较轻微,少数人会出现恶心、食欲不佳、腹泻、便秘等症状,持续3—4天后逐渐退热,全身症状也随之好转,乏力可持续1—2周。
预防措施:
1.流感多发季节,不带幼儿去人员密集场所。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3.加强平日锻炼,保证充足的水分、睡眠和营养,天气变化时及时给幼儿增减衣服。
4.做好传染病常规预防工作,尤其是开窗通风和物品消毒。
5.接种流感疫苗。
●●●贰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
病毒潜伏于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的浆液内,从病毒的潜伏期到发病后,皮疹干燥结痂一直具有传染性。病初经空气、飞沫传播,疱疹破溃后可感染健康皮肤,也可经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发病初为低热,1-2天后可有头痛、全身不适及轻微上呼吸道的炎症表现;随后出现丘疹,从头皮、面部延及躯干及四肢,1-2天变为疱疹,一周内结痂,但皮疹有分批出现的特点,因此在发病期间可见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常伴痒感,干痂会慢慢脱落。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生或发病时减轻症状。
2、做好传染病常规预防工作,特别是开窗通风和物品消毒。
3、密切观察与患儿有接触史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