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胰腺肿瘤,它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女性。
它就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SPT),一种少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还好还好,它的恶性程度低,预后好,即使转移至肝脏,切除肿瘤后可获得长期生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及肿瘤增大压迫引起的不适感。所以更多患者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还记得娟姐吗?她就是因胰腺癌离世的,享年45岁。默哀~~~~~
该肿瘤有明显性别趋势,好发于年轻女性,免疫组化提示大多数PR阳性,且呈高水平表达。提示这可能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可能起源于多潜能干细胞。
肿瘤分布:无明显特点,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35.9%发生于胰尾部,34%发生于胰头部,14.8%发生于胰体部,其中约15%出现肿瘤转移或邻近组织直接浸润。
SPT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因此边界清楚,可有纤维性假包膜形成,与胰腺组织有明显的界限。随着生长可发生恶变,侵犯、突破包膜,浸润周围组织、血管和器官等可能。
病理:肿瘤切面呈灰红色或灰白色,质软,呈囊实性,囊内为暗红色稀薄至浓稠液体。光镜下表现,形态单一的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排列成不规则“假乳头”状结构;尽管在大体病理上瘤界限清楚,但光镜下发现部分肿瘤与正常组织上存在浸润性生长表现。
特别需要注意哦,即使肿瘤长得比较大,通常也不伴有胆管、胰管的扩张。
超声声像图表现:肿瘤一般表现为较大的肿块,圆形或者类圆形的低回声肿块,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及杂乱光点回声。
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可见血供不丰富。
B超、CT或内窥镜超声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穿刺细胞免疫组化有助于SPT与胰腺其他肿瘤鉴别。
总结,如果包含以下情况,我们应想得本病可能:
1.年轻;
2.女性;
3.发现胰腺较大团块;
4.团块内部有实性成分及液性暗区;
5.不伴有胆管胰管的扩张。
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下面,请上图:
当然了肿瘤直径偏小的SPT,以实性结构为主、囊性表现不明显。
鉴别:
胰腺囊腺瘤:
请注意年龄!年龄!年龄!多见于40~60岁女性,常位于胰体、胰尾部。单囊或多囊,内含粘液,囊壁内衬高柱状粘液上皮,细胞可呈乳头状或实心团样突向囊腔,囊内可有分隔,囊壁薄。
胰腺假性囊肿:常有胰腺外伤或胰腺炎病史。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但缺乏SPT的广泛出血、坏死与退行性变的特点,声像图上不是“实性团块伴液性暗区的特点”。
北京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