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内的桑黄药用研究

桑黄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真菌。古代医家总结桑黄具有活血止痛化瘀、补虚、收涩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近代国内外研究发现桑黄多糖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抗炎、降血糖等药理作用;黄酮类及三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活性。今天与大家分享近代国内桑黄的药用研究。

1、桑黄抗肿瘤研究

桑黄多糖是桑黄成分研究的重点,有关其抑制肿瘤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层出不穷。秦俊哲、刘华等发现桑黄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抑制肿瘤的能力,并且对移植性肿瘤同样有效,同时研究还确定了最佳剂量。其抑瘤机制则可以从促进抗体产生,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诱变,阻碍肿瘤细胞转移,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影响肿瘤坏死因子以及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调节酶活性等方面进行解释。吴卫卫等研究野生桑黄多糖对体外肿瘤细胞S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观察细胞周期及对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桑黄多糖使瘤细胞增殖周期停滞于G2/M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扩散。赵澜等通过研究发现桑黄粗多糖对在体和离体的移植瘤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还发现桑黄多糖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ECM)的粘附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来实现抗肿瘤转移。

2、增强免疫作用研究

多糖类物质的研究热点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桑黄多糖在免疫细胞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影响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对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的活性。金培勇等通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的考察,证实桑黄粗多糖具有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从而反映出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相关体液免疫研究中还发现桑黄多糖能提高小鼠血清半数溶血素水平,表明其对机体特异性体液免疫有增强作用。而通过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考察,证实桑黄多糖具有增加机体免疫的作用。沈学香等采用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对桑黄多糖进行了体外免疫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其具有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3、桑黄的抗炎作用研究

无论数量及深度,均不及其抗肿瘤研究,但仍有报道显示桑黄具显著的抗炎作用。孟庆龙等采用小鼠耳肿胀、小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发现桑黄胞内、外多糖PIP和PIE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跖肿胀以及棉球肉芽肿的增生,并提高了致炎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即桑黄多糖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致炎小鼠的免疫能力。

4、降血糖作用研究

张暴等从桑黄菌丝体中分离提取的多糖经实验发现有降血糖、保护肝脏等生理效应。他们认为桑黄菌丝体多糖可促进小白鼠受损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促进胰腺中残留的β-胰岛细胞代偿增生及胰岛外分泌部分的管上皮形成新的β-胰岛细胞,增加血浆中的胰岛素水平,调节血糖,还发现菌丝体多糖能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促进肝糖元的转化,以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周长文等用链脲佐霉素致糖尿病模型证明了桑黄菌丝体多糖能降低模型小鼠的血糖浓度,且作用与桑黄多糖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5、抗氧化作用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的作用。胡金霞等分别测定了8种桑黄子实体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并采用化学发光法和H2O2氧化损伤PC12细胞的模型研究了8种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结果表明,8种不同子实体的活性均与醇提物中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故推测桑黄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为黄酮类。

6、其他方面的研究

有学者从桑黄子实体中提取出了麦角甾醇,经研究发现其在收到紫外线照射后可以生成维生素D,因此桑黄可以用来制造维生素D和雌性激素。

参考文献:

黄孝闻,俞忠明,董宇,陈莉君,李洪玉,章建民,寿旦.桑黄在古代中医典籍中的应用记载及其现代药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32(09):-.



转载请注明:http://www.ikhmm.com/jbzl/1542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