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在人体虽然不起眼,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觑,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胰腺肿瘤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占了其中大部分。近数十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们努力通过多种途径试图找出胰腺癌可能的发病原因,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了解仍比较有限。
胰腺肿瘤恋上“成功人士”
前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前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东莞首富王金城、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以及乔布斯等成功人士,都和胰腺肿瘤结下了梁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除了基因变异、家族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之外,可能还与这些名人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工作压力比较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加点等因素有关。
胰腺癌起病隐匿发展速度快病死率高
胰腺生长在后腹膜腔,因而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而一旦出现明显的消瘦、疼痛、黄疸等症状时,已为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不仅如此,胰腺癌发展速度很快、病死率高,往往从出现早期症状到晚期直至病人死亡,只有几个月时间,这都给该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临床上,胰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国内仅为5%—7%,在所有癌症中是最低的。
来就诊的胰腺癌患者,几乎一经确诊就为中晚期。因患者往往病程晚、病情重,加之胰腺切除手术本身难度大,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其疗效也不十分理想。
人类战胜胰腺癌的关键还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当前,各国医疗界对胰腺癌的病因知之甚少,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降低胰腺癌死亡率最有效的手段。
在肿瘤发生的开始阶段,肿瘤细胞局限于始发部位,尚未穿透基底膜,此时称为“原位癌”。
随着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一部分肿瘤细胞穿透基底膜向深层浸润发展,次阶段称为“早期浸润癌”。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癌”,一般要经过数年甚至十余年,而这一阶段是可逆的。
若能在这一阶段得以发现并做出诊断,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或及时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进程,有的甚至可以治愈。
=========华丽的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