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冰通讯员石玉金
老问题:不少女性患了盆底疾病后羞于启齿,总是一拖再拖,导致疾病一步步加重
新技术:无须大开刀,仅需在阴道中切个很小的伤口即可进行手术,并能保留子宫
医院今年10月开展新型女性盆底重建手术和尿失禁尿道悬吊手术以来,已有十余位患者在该技术的帮助下恢复了健康。
据悉,医院泌尿外科是我市医院。
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北京援疆专家王建龙介绍说,近年来,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脱垂等盆底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女性的健康杀手,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据统计,60岁以上的妇女,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疾病。
“在克拉玛依坐诊时,我经常会遇到因患盆底疾病前来就诊的女性,尽管她们已经被该类疾病折磨得身心俱疲,但是对该疾病的认识仍严重不足。”王建龙说。
什么是盆底疾病呢?王建龙告诉记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年龄大的妇女由于生育、衰老雌激素低下等各种原因,盆腔盆底肌肉力量减弱、结缔组织松弛,盆腔内部器官或构造就会离开其原来的位置下移,发生脱垂现象,可导致女性子宫脱垂和膀胱膨出,重者子宫阴道膀胱直肠全部脱出。老年妇女在大腿之间夹着的如同大圆茄子般的肿物就是脱出物,由于长时间磨损,脱出物会溃烂出血,导致排便排尿困难,患者行动、咳嗽、大笑就会造成不自主流尿。长期使用尿不湿,还会出现阴部湿疹、皮肤感染和溃烂等情况,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女性患了盆底疾病后羞于启齿,总是一拖再拖,导致疾病一步步加重,如果能在早期治疗,效果会更理想,患者也能少受罪。”王建龙说。
据悉,以往治疗这种疾病的方式是将脱垂的子宫和膨出的阴道壁切除,然后将损伤的筋膜进行缝合。但这种手术创伤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组织会越来越松弛,复发几率大。为了帮助我市的患者解除病痛,援疆专家王建龙经过筹备,在我市率先开展了新型女性盆底重建手术和尿失禁尿道悬吊手术。
王建龙介绍说,新型盆底重建术以及尿道中段悬吊技术是一项革新的微创植入性外科治疗手段,仅需在阴道中切个很小伤口即可进行,并能保留子宫。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恢复正常的阴道解剖结构,还可使性功能得到恢复。
有需要的市民可拨打—咨询
本报记者张冰通讯员高鹏
“治病的前提是找准病因,我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患了胆管癌,医院的医生帮我找准病因,对症治疗!”
12月20日,身体已恢复正常,准备出院的患者陈先生说。
据悉,今年11月初,55岁的陈先生由于皮肤、眼睛发黄,医院感染科就诊,医生怀疑他是肝功能损害。做完常规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胆道梗阻造成的黄疸,将患者转入普外科治疗。
普外科主任陈勇为陈先生做了进一步检查,所有的指标都指向胆道梗阻。
究竟是结石梗阻还是肿瘤梗阻,或是外压型的胆道不通?凭着多年的经验,陈勇初步判断该梗阻可能是胆管壁长了肿瘤,或是局部炎性的狭窄。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院最新引进的胆道子镜,提取了胆管病灶的组织,送病理科化验检查,同时在患者胆道狭窄处放置了支架,帮助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生理通道,解除了黄疸症状。陈先生的肝功能明显得到改善,为下一步的手术创造了条件。
检查结果显示,陈先生为肝门部胆管癌,若要治疗,需要将整个肝左叶切除,这是肝脏外科难度最高的手术。于是,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邀请北京医院的知名专家王宏光教授为自己手术。
王医院看了患者的病历和检查报告后颇为吃惊,他表示,对于梗阻性黄疸,医院都是仅做CT、核磁等影像性检查后就直接手术,这对一部分患者来说存在风险。而陈勇主任通过高难度的ERCP子母镜取活检为患者明确了病因,医院都是鲜见的。
11月12日,陈勇和王宏光教授共同为陈先生做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术,手术取得了成功。
手术完成后,王宏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