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1日,在头颈外科李振东主任指导下,刘宏伟、王静、黄冬宁科技攻关组完成我院首例锁骨上动脉皮瓣修复腮腺癌侵袭侧颅底术后缺损手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实施给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患者何某,男51岁,患者因左腮腺腺癌先后于年、年在我院先后两次手术,此次因左腮腺区肿块1年再次入院。经术前MRI检查发现左侧腮腺区肿瘤,肿物向上延伸直到侧颅底区域并且侵犯部分腮腺区皮肤。
患者由于复发肿物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还有脂肪间隙,原发灶切除应该没有问题,可是术区的软组织和皮肤缺损必须修复重建。如果行胸大肌皮瓣修复,患者年轻,会严重影响上肢活动,从而影响到今后的社会活动能力。游离组织瓣修复是可行的,但是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较高。因此,应该选择一个更为合适的修复方法。经过术前详细的研究病情,制定出了应用锁骨上动脉皮瓣进行修复的治疗计划。手术的难点在于确定锁骨上动脉的位置,锁骨上动脉外径不到2毫米,非常难以确定其确切的位置。经过术前CTA及超声定位后确定了锁骨上动脉的位置(见图片1,2)。年6月21日头颈外科刘宏伟、王静、黄冬宁手术开始后细心操作,完整的保留好血管蒂(图3),保证了皮瓣的确切供血。目前患者术后愈合良好,切口一期拆线,已经顺利出院。
图1:术前锁骨上动脉CTA
图:2:术前锁骨上动脉彩超
图3:术前皮瓣设计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颈横动脉及周围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颈横动脉为蒂的组织瓣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80年代有报道锁骨上皮瓣坏死率较高,该皮瓣的研究便处于停滞。年以后研究重新兴起并先后应用该皮瓣修复颊、颏部、颈部及下咽的皮肤缺损,该皮瓣由于与口腔颌面颈部临近,皮肤颜色与面颈部相近,可以带蒂转移,皮瓣厚薄适中,手术创伤小,供区隐蔽且缝合后的伤口可被衣服遮盖。由于具备以上优点,该皮瓣成为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修复方法。
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可以应用于下咽和颈段食管的缺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游离空肠修复术。患者术后可以施行根治性放疗,放疗后复发的患者由于肩部不受到照射,同样适合该手术方式。本次手术的成功,可以为今后进行喉癌、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的治疗打下基础,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国内能完成该项手术的单位有限,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哪里治疗白癜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