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耳鼻喉科的经验分享!精美紧致的麻花辫,既方便手术又不失美观,还可以美化患者的心情,爱心与艺术相得益彰,让护士和患者的心贴得更近!只是,像小编这样手拙的护士可怎么办!
现代护理学奠基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是科学、艺术和爱心的结合”,在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行为往往更多的体现在科学和爱心上,今天就给大家讲诉一下“艺术”所带来的奇妙效果。
工作在耳鼻喉科,发现科室行耳部或颌面部手术的患者,例如慢性中耳炎、梅尼埃病、腮腺肿物、耳前瘘管等,术前都需要备皮,目的是使术野清洁,利于手术进行,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术区备皮时大多数要剃去耳周5cm左右的头发,对于男患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而那些女患者面对备皮后的“阴阳头”往往担心不已,同时术后伤口包扎敷料,外露的头发散乱十分不便。经常有患者抱怨道“耳后一片的头发都要剃掉,多难看啊”,甚至有的患者因为要剃头发在考虑要不要做手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是我自己,这些担心也难免会有,所以我很理解她们的心情。有些事情是不能改变的,那么我们要做一些我们能改变的,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能够积极乐观的迎接手术,我要讲的“艺术”就是指的编发,为她们的心情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
在下班之余先试着给同事辫头发,她们都觉得不错,于是开始给患者编,没想到第一次编发就引来不少人拍照围观,都说编的好看,患者自己也非常喜欢她的新发型。一个6岁的小女孩因为剪了头发,伤心不已,当我给她编完头发之后,她特别的开心还不停地问妈妈,新发型漂亮吗?在给一个阿姨编发时她说到“感觉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以前结婚的头发都没这编的好看……”她们都对自己的新发型很满意,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剃头发时的郁闷早已抛向九霄云外。看着她们脸上灿烂的笑容,自己心里美滋滋的。
无论是长发、短发,在备皮之后都可以为患者设计发型,使编好的小辫不影响敷料的包扎,在去除敷料后还可以变换样式,入睡后发型也不会松解散乱,提高睡眠舒适度。耳部手术后一般会经常换药,一周后拆线,这种小辫不仅美观,而且利于换药,还不会凌乱,一直可以持续到拆线。
在编发的过程中我听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谢谢你”,“你手真巧”,听到她们的表扬,给我增添了不少信心与勇气,看到患者对自己小辫的欣喜和满脸的笑容,自己内心真的很快乐。在和她们编发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同时也能鼓励患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手术。
护理服务我们做的还可以更多,优质护理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一个精美紧致的麻花辫既方便手术又不失美观,还可以美化患者的心情,爱心与艺术相得益彰,让我们的护理之路走向美好的明天!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
↓↓↓点击关键词
往期回顾
平台简介
功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