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吉祥物康康,那谜一样的耳下两坨

请看到最后......

央视公布了一只「有毒的」春晚吉祥物,引来朋友圈全民大吐槽。来看看这只神一样的猴长什么样。

原本韩美林老师的稿子是这样的↓

看到3D建模……

小编表示完全跟不上这审美

耳朵下面那两坨,难道不是俩肿瘤?

真是太好奇了,顺手去搜了这张图

事实表示,猴子真的长有这两坨……

不仅仅是猴子,很多哺乳动物都有

灵长目的猕猴和啮齿目的松鼠、黄鼠,仓鼠等动物的口腔内两侧,具有一种特殊的囊状结构,称为颊囊。有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

虽然人也是灵长目的,可人类是没有颊囊的哦~

如果你见到有人腮下肿出包块,那很可能是……

腮腺肿瘤!

著名相声演员岳云鹏也曾患腮腺肿瘤

岳云鹏患腮腺肿瘤,耳朵下面明显鼓出一个包

春节后岳云鹏通过微博晒穿着病号服的照片,并称:“以前发自拍我都会刻意掩饰自己的小瘤,今天不掩饰了。我就问大家一句,哥穿病号服帅吗?”照片中,岳云鹏手拿相机对镜自拍,耳朵下面明显鼓出一个包,但依然露出那副幽怨的小表情,非常的逗趣。

腮腺肿瘤的常见病因

腮腺淋巴瘤也叫沃辛瘤,是腮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男性,患者多有吸烟史,因此发病可能和吸烟相关。腮腺肿瘤的发病率不高,而在发病的人群中,肿瘤呈恶性的也不多,大概是十万分之三点五左右。

根据目前的研究所得,腮腺肿瘤的确切成因并不明确,但其诱因就有多方面,像营养不良、曾经患有其他腮腺病、EB病毒等原因都有可能是腮腺肿瘤的诱因。

此外,家族遗传病史、外界刺激、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腮腺肿瘤的发生,而来自外界的刺激,比如使用药膏、长时间贴耳打手机这些因素都对人体的腮腺部位有所刺激,使上皮组织发生病变,因此可以说长时间打手机是引发腮腺肿瘤的一个可能性因素。

手术可能出现涎瘘和面神经损伤

由于肿瘤中含有淋巴组织,发生炎症时就可能肿大,从而会表现出时大时小的症状。腮腺淋巴瘤常常是多发,即一侧腮腺出现多个肿瘤,并且还有约/0的患者双侧腮腺都有。治疗上一般采取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腮腺组织的方法。

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除了常规的手术风险,由于其解剖位置,还可能出现涎瘘和面神经损伤。涎瘘就是腮腺受到损伤,分泌的唾液可能从手术切口流出,出现后不要紧张,通常经过加压包扎两周就能恢复。腮腺里有面神经主干及分支。对于良性肿瘤来说,术中面神经损伤的风险很低,一旦损伤会出现面瘫的症状,需要采取营养神经治疗,恢复期约年左右,有些不能恢复。(来源:kk健康;审稿:健康科普分会专业专委会)

那么,小编找到这样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综述:腮腺区常见恶性肿瘤及其特点汇总

文章来源:医脉通

作者: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李祖飞

腮腺肿瘤占头颈部所有肿瘤的2-3%,占涎腺区肿瘤的80%,在所有腮腺肿瘤中,腮腺恶性肿瘤比例占20%,以黏液表皮样癌最为常见。腮腺恶性肿瘤常表现为肿瘤生长迅速且形态不规则,通常质地较硬且固定,与周围边界不清,可引起肿块处疼痛,部分还可见皮肤破溃,易侵犯周围肌肉血管以及神经,可有面部麻木,疼痛,以及张口受限,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听力减退,吞咽困难等症状。影像学检查上首选超声检查,其在确定腮腺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难以确定肿瘤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因此常需再做CT与核磁检查,此外,细针穿刺活检(FNA)亦有助于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在治疗上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为辅,通常对化疗不敏感。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面瘫,其预后与腮腺恶性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的分期相关。

目前位于腮腺的恶性肿瘤多达20余种(根据年WHO涎腺组织肿瘤分类),本文主要介绍相对较为常见的五种腮腺恶性肿瘤,并将其特点汇总。

一、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

黏液表皮样癌又称“混合性表皮样和黏液分泌癌”,是一种以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特点,且兼有透明细胞、柱状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是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30-50岁。病理学上可见高分化与低分化两种类型,前者恶性程度较低,常为无痛性肿块,且生长较慢,病程较长,颈部淋巴结转移少见,常有完整包膜,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后者高度恶性,常伴疼痛且生长较快,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楚且常有粘连,还可破溃而继发感染并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烂面,可见淡黄色粘稠分泌物,且常累及面神经导致面瘫,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

二、鳞状细胞癌(squamouscarcinoma)

腮腺鳞状细胞癌相对少见,但在Gerson等人的一项研究中,其在入组的所有腮腺恶性肿瘤中占到2%(7/33),排第二位[]。腮腺鳞状细胞癌男性多见,在诊断上常需首先排除是否为转移性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快速生长、质地硬且活动性欠佳的肿块,常伴疼痛、麻木与面瘫症状,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主,由于其恶性程度较高,远处转移率较高,因此病人的预后往往较差,尤其是年纪较大、肿块表面溃烂且出现面瘫者[3]。

三、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

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由上皮细胞和肌细胞组成的基底样细胞肿瘤,具有管状型、筛状型和实体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在生长上有沿着纤维(神经纤维与胶原纤维)生长的倾向。因此早期易侵犯神经引起疼痛、麻木与面瘫症状。腮腺腺样囊性癌可发生远处转移,以肺部转移最为常见,其次是骨,脑和肝脏。治疗上手术切除为主,预后主要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相关,其中管状型、筛状型预后好于实体型。

四、腺泡细胞癌(aciniccellcarcinoma)

亦称浆液细胞性癌或腺泡细胞性癌,为一种来自于朝向腺泡细胞分化的终末导管细胞的上皮性肿瘤,以胞质内酶原分泌颗粒为特点。好发于腮腺的腺泡细胞癌占80%,临床上腮腺腺泡细胞瘤常表现为缓慢增大的实性肿块,多数具有活动性,病人常有面部疼痛,偶可见面部感觉异常。肿瘤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后者以肺最为常见。预后上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五、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pleomorphicadenoma)

亦称“恶性混合瘤”或“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arcinomaexpleomorphicadenoma,Ca-ex-PA)等,多源于多形性腺瘤的恶变,临床上常表现为长期存在的无痛性肿块(3年以上),偶可见局部疼痛、面瘫等症状,根据肿瘤是否破坏包膜和侵犯其周围组织可分为非侵袭性、微侵袭性与侵袭性三种类型,前二者局部复发、扩散与转移均少见,术后预后较好,侵袭性者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均较高,可转移至肺(最常见)、脊柱、腹部和中枢神经系统。

其实这俩球球也蛮可爱的不是吗?

肿瘤医学论坛综合报道

好消息

之前有很多小伙伴建议我们成立泌尿系统肿瘤群,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响应大家号召,组建了肿瘤医学论坛-泌尿系统肿瘤群。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尽管进来壮大队伍,希望大家躁起来,进来积极发言哈!

PS:本群为实名认证群,仅限医生、仅限医生、仅限医生!添加小编







































白斑风
北京中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khmm.com/yfcs/187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